•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天地>杰出校友>详细内容

杰出校友

董 瀚 (1978届)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5-17 08:41:13 浏览次数: 【字体:

董瀚,1962年出生,1978年南通一中毕业,男,汉族,中共党员,教授,钢铁材料专家。

董瀚是恢复高考的第二届大学生,他符合传统学霸的定义,有着名校光环的加持。1978年至1982年,他就读于浙江大学材料系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至1988年,他就读于钢铁研究总院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2年至1997年,他就读于清华大学材料系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

他更契合学界大牛的身份,有着含金量十足的工作履历。1982年至1985年,于南京物资学校(现南京财经大学)任教;1988年至2018年,在原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现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工作,历任合金结构钢课题组长、合金钢研究室副主任、结构材料研究所副所长与所长、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2018年至今,任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博士研究生导师;2016年至今,任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在科研这条道路上,董瀚步履不停,积极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他历任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主任委员,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稀土合金分会会长,中国内燃机学会新材料与表面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系列会议ICASAdvanced Steels)组委会委员,国际系列会议HMnSHigh Manganese Steel)国际系列会议HNSHigh Nitrogen Stainless Steel)组委会委员。

他承担多个重要国家科技项目,曾担任国家科技部863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部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重点项目《高品质特殊钢技术开发》、国防科工局军工配套项目等多个项目。

在钢铁材料技术的科技创新上,董瀚朝乾夕惕,埋头苦干,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突破了钢铁技术材料研发的瓶颈,为我国的高性能钢技术的发展夯实了技术基础。从1988年开始,一直从事钢铁材料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研发工作,开展钢铁材料技术基础研究。提出了变形诱导相变(DIT)理论(1999年),利用变形储能诱导铁素体相变和碳化物析出,并形成了高强度微晶钢技术和螺栓钢在线球化软化技术;提出了“多相、亚稳、多尺度” 组织(M3)调控理论(2009年),抑制裂纹形核与扩展,同时提高强度、塑性和韧性,并由此形成了第三代中锰汽车钢、高强塑韧低合金钢为代表的一系列创新的高性能钢技术。

在特殊刚技术的研发上,他锐意进取,敢于创新。在合金结构钢领域研发出通过晶界、夹杂物、氢陷阱调控(BIT)的长寿命特殊钢技术,大幅度提高了齿轮钢、螺栓钢、弹簧钢、轴承钢的服役性能;研发了系列非调质钢技术,包括材料生产与零件锻造相结合的定制锻件技术;研制了包括装甲钢、身管钢、弹钢在内的系列高性能兵器钢,批量化应用于武器型号装备并参加国庆阅兵;创新了高品质中高合金钢立式连铸工艺流程。提出了特殊钢产业发展的《材料生产—零件制造—服役评价》匹配说,促进特殊钢行业的技术进步。

对于董瀚而言,做学术研究就是要有一颗埋头苦干的恒心,一颗不怕苦难的决心,一颗不慕俗名的清心。惟学高方能进取,惟身正方能为师。董瀚带领的科研团队工作硕果累累,已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8件,发表学士论文468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其中英文学术论文119篇,H指数为19,出版专著2,出版专辑2期。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二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省部级科技奖励十七项。他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正身清心,方可淬就真金!

鉴于多年科研工作进步,董瀚与团队获得国家与社会的主要表彰有:2001年获得共青团中央和全国青联授予的第五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2002年获得享受中共中央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荣誉 ;2002年所带领的钢铁研究总院“新一代钢铁材料的重大基础研究”(973)项目组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和共青团中央“中央企业全国青年文明号”的称号;2004年获得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79月 中宣部“时代先锋”;200712月 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