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天地>杰出校友>详细内容

杰出校友

徐 波(1981届)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7 16:02:30 浏览次数: 【字体:

徐波,1981届初中校友,男,现年51岁,系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教授(创新A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中国抗癌协会人工智能专委会主任委员、教育部乳腺癌防治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天津医科大学科协副主席。2017年全职回国前任美国南方研究院肿瘤学系主任、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病理系教授。

医学路漫漫

徐波本科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1990年至1998年在天津担任肿瘤放射治疗科医生一职。他始终秉承“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信念去救助每一个肿瘤患者。然而,每每看到肿瘤患者的痛苦神情,他就陷入深深的沉思:一名普通的医生,仅能救助本医院收诊的患者,而创新科学研究却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惠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为社会做更多的贡献。带着为社会做贡献的决心和一腔热血,他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并于1998年获得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海外耕耘绽放生命之花

20世纪90年代,我国在医学领域的研究相对落后,怀着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研的热爱,他放弃了留在国家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机会,飞往位于美国孟菲斯的圣朱迪儿童研究医院,开始了博士后的研究生涯。在此期间,他师从美国科学院院士Michael Kastan教授。凭借自身的勤奋努力,徐波很快在异国他乡确立了学术地位,20028月任职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遗传学助理教授,成为学校最年轻的外籍终身制教授。在美期间,徐波还先后担任了美国南方研究院分子放射生物学实验室主任、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生物化学及遗传系副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理教会医院教授。2013年起,徐波任美国南方研究院肿瘤学系主任,成为为数不多的华人科学家中能够担任美国主要科研机构学术领导职位的一人。在此期间,徐波作为课题负责人获得美国联邦课题多项资助,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包括《Nature》《Cell》《Molecular Cell》等)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关于DNA损伤后细胞周期监测点信号传导通路系列文章至今已被引用7000余次,并得到国际同行的一致认可。可见,徐波已然成为肿瘤生物学领域国际知名的科学家。

日月轮回,重新开始

2017年,怀着报效祖国的热情,在国外已有众多成果的徐波毅然踏上了回国之路。凭借雄厚的科研实力,他入选中组部国家千人计划,全职开始了国内的科研生活。抱着从头开始和把事情做好的勇气和决心,他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将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徐波求贤若渴,回国后组建了自己的科研团队,承担起科技部“精准医疗”重大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带领团队开始了崭新的科研生涯。

不断学习,勇于创新

在国外,徐波主要从事肿瘤生物学研究。然而随着科学的进步,一些新兴学科及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他不固步自封,开始了对这些新型学科的探索和学习之路。凭借着自己的倔劲和韧劲,他开始研究前沿的基因组学相关课题,尤其是单细胞基因组学的应用更是他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个领域的火热发展,在医学领域也有很大的价值,徐波却发现人工智能在肿瘤学领域缺乏一个以临床问题导向的学科平台,于是他团结人工智能方面的专家,作为主发起人申请成立中国抗癌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他奔走于各个城市之间,游说和团结各领域的专家,悉心听取他们的建议,最终提出合理的建设方案。经过他的不懈努力,中国抗癌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终于获批成立,徐波担任首届主任委员。同时,作为大会主席,他牵头召开了首届智能肿瘤学全国论坛,在全国引起极大的反响,《光明日报》及《科技日报》还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和主题报告。

主导肿瘤学国际交流

由于有着海外留学的优势,徐波任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期间负责医院的国际交流事项。在此期间,医院先后与美国莫菲特癌症中心、德国癌症中心等世界著名肿瘤研究中心成立了合作联盟,不断输送职工去海外高水平机构进修,为医院的发展增添新的力量。此外,他还开展两国之间的双边会议,让两国的医生及科研工作者进行交流、切磋、探讨,大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国际影响力和医学工作者的工作水平和工作积极性。

真正的“大家”

徐波为人低调、谦逊,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性格温和的他从来不在同事面前摆架子,而是一心致力于医疗事业尤其是肿瘤事业的发展,他把个人荣辱和社会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把医学研究推向了更高的平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家”。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