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天地>校友心语>详细内容

校友心语

母校给了我什么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31 16:13:48 浏览次数: 【字体:

1968届 余曾善

欣然接到母校老师打来的电话,告之母校今年九十校庆。久未通讯谈话当然十分开心。但他要我为回忆母校写短文我却很为难,一是我总共在校三年有两年多是文化大革命,读书时间不长;二是毕业后插队农村八年,回城后又无惊人之举,叫我怎么下笔?可老师一再鼓励我写,我只好答应下来。所好通电话时正有好友在我家喝茶闲聊,他启发了我:

好友:我看你这个文章不好做,我说你不要生气,你去年退休,还是个科员,至今还住在万人新村,这是最老的新村了,人家早是豪宅别墅了,你还是小套。用世俗的眼光看,你一点代表性也没有,文章会有说服力吗?

余:我只能回忆在校里最令我感动的事情。

好友:有令你刻骨铭心至今影响你一生的事吗?你要说真话。

余:我想想,有,那是19667月的一个早晨。我刚走近校门,老远就看见我所尊敬的老师们臂戴白袖套,一字排开,在凶神恶煞的红卫兵监督下,一边唱着“********”,一边扇着自己的耳光,最后还念念有词:“我有罪,我有罪。”我一下子惊呆了!眼前的一切太不可思议,太令人震撼了,我稚嫩的心灵怎么也不能理解这一切,我第一次开始思考人生;第一次开始思考人性;思考什么是道德?什么是罪恶?

好友:太沉重,太沉重了,有温情一点的吗?

余:图书馆的戴尔华老师我不能忘记,当时正值“破四旧”的高潮,图书馆的一大批“封资修”书刊眼看保不住了,戴老师知道我喜欢画画又缺少资料,竟然把图书馆的钥匙给我,悄悄说:“你星期天没人的时候来,有关画画的资料自己挑。”我一连两个星期天都一个人去图书馆,收《人民画报》、《苏联画报》好些画剪下来,还有一本《列宾》画册我至今还珍藏着。要知道他这样“毒害青少年”是要冒极大风险甚至性命交关!再有姚馨丙老师,他虽然没有教过我,但我非常敬重他,觉得他很有学问,找机会向他请教,后来更是常常去他家。他那不足十平米的卧室兼书房成了我的避难所。我聆听他讲《红楼梦》等名著让我大开眼界,师母更平易近人,每次都泡茶给我喝,有时我们海阔天空谈的时间长了,还留我吃饭。我当时想,哪有这么好的老师。我一点都不怕他,他也不嫌我烦,还借书给我看。直到我下乡后,我还经常去看望他们。另外还有张启东、过效曾、许振国等老师,即使我工作后还常来往,依然给我教益。我觉得老师不仅仅学问要好,更要有人格魅力!

好友:看那段时光的经历直接塑造了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余:是的,这对我成长中思想的冲击和感染是极为巨大和深刻的,可能是先入为主吧,这一直成为我思想的导师和风格的导师!

好友:你是幸运的,但也可能是孤独的。

余:尼采不是说,孤独正是有的人非如此不可的命运吧。

好友:“艰难识世情”,在那个时候也能见到真情。

余:其实大家都很清贫,但又那样纯朴,那样真诚。同时在磨难面前又显得那样坚毅而无畏,真正具有知识分子的高贵品质,我真的好怀念他们,尽管已四十多年过去。

好友:正如莎士比亚借法兰西王之口所言:“最美丽的考迪莉娅!你因为贫穷,所以是最富有的;你因为被遗弃,所以是最宝贵的;你因为遭人轻视,所以最蒙我怜爱。”

余:我一直在想,我们的教育,到底应该教导我们追求什么?

好友:那前人早就说过:一种境界是生存的境界,尽力做到吃好穿好住好,再加上有好车,当然不是马车了,哈哈!这也无可非议。进一步,是艺术的境界,有所创造,从创造中得到幸福。更进一步,有信仰的境界,有精神上的追求,有献身精神,像释迦牟尼的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范仲淹的先忧而忧后乐而乐,都是高境界的。

余:这么多老师鼓励我爱好上艺术,而这正好又成为我后来从事的工作,艺术虽没有带给我富裕,却带给我幸福和快乐。

好友:还有什么比幸福和快乐更重要的?你现在明白母校给你什么了吧,不是知识,是智慧。

余:母校的三年,有催人泪下的时候,也有暖我心扉的时候,那它到底给了我什么?是给了我独立的精神和宽阔的胸境。在那么多纯正、淡泊的老师面前,我显得多么渺小。

我明白了人生最大的失是什么?是真情的丧失!只剩下功力的追逐和人事的倾轧。最大的得又是什么?是得到一颗充实而又愉悦的心灵。这不是用金钱所能买到的。

但是,我的母校给予了我!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