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天地>校友心语>详细内容

校友心语

情系母校:走过青葱岁月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4-01 08:39:21 浏览次数: 【字体:

1987届  庄芸

接到母校顾海珊老师的来电,半是惊讶,半是惊喜,为老师依然记得我这个学生而感动,为母校即将迎来九十华诞而兴奋。

转眼间从南通一中毕业二十多年了,记得2007年国庆长假期间,我们87届高三(4)班举办了一次二十年后再相聚的同学会。校园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规整、更气派,但当年的高中教室、图书馆博雅楼、行政楼小白宫依然还在。当多年不见的老师和同学站在我面前时,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是我的青葱岁月,无悔年华……

我的初中和高中都是在一中度过的,母校陪伴着我从一个孩童成长为青春少女。初中班主任翁佩如老师外表干净利索,授课简洁明晰,第一堂课就把我们带进了奇妙有趣的代数世界,让我这个小学里对数学很感冒的学生产生了兴趣。翁老师多次开设公开课,有一次还专门为电视台录制了示范课,我们这些学生甭提有多自豪。初中给我印象较深的老师还有后来去了报社的钱晨辰老师,教导主任缪建新老师,英语李毅老师,历史黄卫老师,化学周老师。高一班主任徐锦春老师被我们友好地称呼为“little man”,因为他和蔼可亲,从不摆什么架子。有一次高一年级举办了英语短剧比赛,结果如何早已忘记,但我当时领命扮演马蒂尔德,为此把全文都倒背如流,真的对我英语的长进很有帮助。

进入高二的时候,我们文理分班了。我的班主任是陈扬老师,其时,他刚教完高三回到高二,颇有些意气风发,常常跟我们讲上届高三的往事。陈老师当年四十出头,正值盛年,风度翩翩,写得一手好字,语文课充满激情,教学水平一级棒,工作责任心超强。能成为他的学生,真是人生一件幸事。当年的文科班只有三十多人,但个个都很神气,能量大得很。陈老师软硬兼施,刚柔并济,把个班级管理成极具凝聚力的“陈家军”,任何一个刺儿头都得服从“军规”。记得有一次三个小伙子突发奇想,要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招呼也不打一声,翘课坐船到南京看长江大桥去了。那边三人像挣脱牢笼的囚鸟,这边班主任急得到处找,后来有同学悄悄告诉陈老师他们的去向,其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在全班作深刻检讨,肃整班风班纪。自此,谁也别想有什么糊涂心事,一门心思学习、复习、迎考。这件事至今成为笑谈。

文科班的学习生活,可以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来概括。还记得元旦联欢晚会同学们一起包饺子,就在陈老师家煮好带到班级里,文艺演出时人人争先恐后表演才艺,陈老师更是亲自写了一首充满激情的长诗,由几位学生共同朗诵,把节日的氛围推向高潮;还记得学校的《春芽》文学社,主力军可都是我们班同学;还记得湖南《小溪流》杂志有一期专刊,上面登载了我们班多名同学的处女作;还记得那时的影评、演讲比赛、作文大赛、诗歌朗诵比赛,我们都风风火火地参加了,还都取得了优异名次……回忆太多,故事太多,值得咀嚼的东西太多。一句话,高三(4)班,永驻在我们的心间……

记忆中的高中老师还有:能化腐朽为神奇的政治孙经燊老师、条理特别清晰的历史张文豹老师和讲课生动细致的马育强老师、严谨可亲的地理李恩锦老师、认真负责的数学蒋本泉老师、注重学法的物理孙字民老师,等等……其他教过我的老师,可能已记不起他们的名字了,但都是有印象的,我时常念及这些教过我的老师们,他们以渊博的学识,严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不拘一格的教学方法,亦师亦友的教学风格,教书育人,春风化雨,在补给我们知识营养的同时,更给我们以思想的启迪和情操的陶冶,让我们领略到了母校各具特色的学者风范和人格魅力。

感谢母校,这里的一草一木曾经陪伴我走过最纯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工作多年以后,久违而亲切的校园、朝夕相处的同窗和老师,依然让我魂牵梦萦。不管身在何处,母校总在生命里,时时温暖着,不曾远离。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