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天地>校友心语>详细内容

校友心语

我们的一中,我们的高二(9)

来源: 发布时间:2015-10-30 08:22:56 浏览次数: 【字体:

1975届高二(9)班学号18号 钱丰齐 

现在澳大利亚墨尔本迪肯大学任教

毕业40年这个日子,把同学们的思绪带回到了高中时代。同窗之情,老师之恩,成为大家的话题。一时间,发了黄的照片,卷了角的证件,伴着青春时光的回忆漫进了微信空间、电话两端。姚加红同学发扬记者的职业优势,掘地三尺,竟把40年前的名册也扒了出来。名册上写道:南通市第一中学。七五届高二(9)班学籍表。某某,19732月入本校高中部学习。

这些数字,看似平常,也就是漫无边际的数字组合中的一组。然而,这些数字所代表的年代,却给它们刷上了一层奇特的底色。

那年,邓小平重新进入国家领导层。张铁生凭一张白卷成为政治明星。大学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千百万中学毕业生下乡插队。一个12岁的北京小学生被树为反抗师道尊严的英雄。就是在这种阴晴不定,变幻莫测的气候下,我们53个同学,走进了市一中同一间教室,开始了两年半的高中生活。

当时我们的任课老师堪称名师组合。老师们授课,各具风格。但却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对学生满腔的热情和对事业的奉献精神。那年代,三年的高中压缩到两年半,就是这两年半里,教学时间还不能保证,要让位给各种政治运动。现在想起来,老师们在压力之下、夹缝之中,恶劣的环境里,小心地守望着教育的园地,执着地秉持着职业的良心,是多么不易!他们的焦虑和无奈,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而十几岁的我们,哪里会想到那么多。一不留神,贪玩的天性就占了上风。记得一次数学课,两个女同学因为刚刚学会了当时风靡的钩针,手痒难耐,把钩针活藏在课桌下面悄悄地练习起来。可这没逃过顾敏老师的眼睛,恨其不争,她的声音都在微微发抖。学习期满,前途却迷茫。毕业散伙那天,发完了所有人的成绩单,顾老师神色黯然,说了句,你们当中不少人要下乡插队了。

学生的本性,是怕老师的。有的老师态度严厉;有的老师却不怒自威。过效曾老师是江南人,温文尔雅。然而我们班调皮的男孩子在他的语文课上却不敢放肆。他是用什么办法在不动声色之间镇住全班50多号人的,似乎还是个谜。记忆中周倩侬老师永远是干净利落,她的化学课也一如她的仪表,清晰如镜,次序井然。顾素瑛老师言语和善,教的是物理,但却是娓娓道来。顾懋榕老师戴一副眼镜,头发稍微有点自来卷,这形象跟她教授的英语课相得益彰,显得魅力非凡。王冲老师的体育课,举手投足都那么有范儿,真是酷极了。相比前面几位,徐念诚老师在当时还年轻,他总是能组织起各种形式多样活动,并且极具号召力。

两年半时间不算长,在我们的记忆里却是五彩斑斓。市一中历来体育成绩在市里名列前茅,而我们班就有好几个项目的健将。于是每年的运动会在同学们眼里自然是一桩盛事,男同学的4*100米接力战胜了不可一世的高二(3)班获得第一,一直为大家所津津乐道。除了常规课程,当时每学期还要有不同行业的实践:学工,学农,学军。到了夏收,我们会下乡支农,戴上一顶大草帽,脑袋上搭块毛巾,很有穿上时装的感觉。顶着烈日拾麦穗,腰酸腿痛,但也觉得新鲜。某个学期,我们班被安排学工,也就是做些工厂车间的小零活。有同学被分配去踩缝纫机,给印染厂缝制一种粗布大袋子。车间就设在原来一中前身,崇英女校那栋漂亮的小洋楼里,一走上小楼的台阶,楼里一片哗啦啦的缝纫机声。这些学缝纫的同学,想必后来比一般人手巧吧!高二的时候,我们去部队所属的东方红农场学军,全班同学带上行李,在农场呆了若干天。睡的是地铺,吃的是大锅饭。半夜里被叫醒集合,打好背包,拉出去急行军。有的同学实在太困,手拉着手,边走边睡;有的慌张之中,背包没打结实,走出一半路就散了,棉被只好扛在肩上。那时的军训除了摸爬滚打,还带真枪实弹的!打靶,我们每人实弹打三发,有同学能打出20多环。如今看到,国外中学的课程表上,有喂牛放羊,有木工厨艺,有野外生存体验,旨在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而我们那时学工之类的活动,歪打正着,在某些方面跟现代教育理念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我们的活动是当时政治运动的一部分,因此是要为当时的政治服务。用那个时代的语言就是,为革命。因为一切政治挂帅,就有不少当时不由分说,然而却是荒唐的事。学农时要请出身贫苦的农民做忆苦思甜报告;学生要参加批林批孔,要抄写不知所云的批判文章;开了英语课,官方的动机是反帝反修,解放全人类,于是英语书开篇就是传说中的马克思语录: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

四十年过去,往事仍历历。十六岁的花季且行且远,可我们却还是会梦回校园。这里虽是旧貌换新颜,昔日的教学楼却没有消失,在操场的一边,它默然而立。从当年的教室窗口望去,看到自己曾经坐过的位置,时光穿越的感觉油然而生。四十个春夏秋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是我们的故事里定有一段跟市一中相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记忆的天空,在我们心里,市一中永远是颗璀璨的星。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