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天地>校友心语>详细内容

校友心语

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25 20:03:31 浏览次数: 【字体:

孙希远(65届初三2班)

 

我们班上的足球队和足球运动,绝对是市一中那个时期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班上的男生厌脚太多,几乎都喜欢踢足球。课余空档、课外活动时,学校操场上定能看到我们班的几拨人在踢足球。

学校组织的七人或九人制小场地足球比赛,我们班能派出第一梯队出战,还能组成第二梯队参赛。如果是11人正规场地比赛,除主力队员外,我们有充足的候补队员,他们也是个个足下功夫了得,一但替补上场,马上适应发挥作用。

初中三年,班足球队荣获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各学期联赛年级第一名;蝉联初中部联赛每年度冠军。曾在称雄思潮膨胀时,还叫嚣着要挑战高中部联队。但遭到体育教研组老师们的集体反对,认为我们的要求太幼稚甚至荒唐。如果开赛,你们输了在情理:一个是初中班级足球队,一个是高中部联队。但高中部联队输球的话,全体高中生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脸面能往哪搁?体育老师们明确表态:学校不可能组织这场比赛,浇灭了我们的春风野火。但按当时我们班足球队的实力,是完全有可能战胜高中联队的。

那时候,只要是有我们班足球队参赛的学校比赛,总会吸引很多的同学来观看。我班这支小小的足球队除了勇敢拼搏、锐意进取的精神,主要展现给大家的是,我们的布局设防之严密,组织进攻之快速默契,个人盘球传球之细腻等技战术特点。   

前锋线上,王笃信和孙希远,一个左、一个右,像两把尖刀不时直插对方禁区,果断起脚射门,几乎场场总有建树;中场颜强控球稳扎,分球、传送球落点刁钻,往往掐到点位;后卫孙朝樾大将能沉着应对对方凶猛的攻势,巧妙化解,将阻断来的球,轮起大脚送至前场;守门员季振新平日里一幅奶奶腔,标准的女相,可当作守门员往两门柱中一站就威风凛凛,宛若变性成了另一个人。对方进攻射来的门球,不是被他鱼跃扑出,就是悉数收入囊中,少有漏网之鱼。另外,场上还始终活跃着陆家伦、李更新、柯纪伍、洪启和、姜金南等一大批小明星,均在场上展露出上乘水平。一时间,我们的足球队在初中部风头无两,但凡出场比赛总是以赢家完美收官。

初中二年级,跟初三(一)班进行那赛季初中部冠亚军争夺的一场比赛,可谓是惊心动魄,我班足球队险些马失前蹄,大意失荆州。

初三(一)班足球队当年以不失一球的战绩获年级赛第一名,可见其队的实力是相当雄厚的。

面对争夺初中部联赛冠亚军的这场比赛,他们暗下决心,一定要战胜我队,并放言借机杀杀平日里我队流露的那股霸气!以打破初二(二)班足球队称雄学校初中部的局面,也给自己毕业季呈上一个有纪念意义的大礼。

比赛那天,天气阴沉沉的。

初三(一)班足球队确是有备而来,比赛开始后迅即地组织了对我方的一次次进攻,杀气十足。这阵势,我们还真的给搞懵了。正当我们有了点醒悟振作起精神,准备调整战术应对时,没想到他们又一次强势攻来。一前锋接到后卫传入我禁区的一粒球,转身一个劲射,球破了我队的大门。失掉的这一球像在我们每个队员头上狠狠地敲了一闷棍,这时我们才被真正地震醒。

一会儿,上半场结束。初三(一)班进一球暂时领先。

中场休息时,大家统一了思想,要放下已失一球的精神负担,下半场放开来拼以尽快扭转这被动局面。

我队个个抖擞了起来,朝对方阵地掀起了一拨又一拨的进攻。对方却占着已进一球的优势,改变战术退缩防守,使我们一直攻城无果。只有扳回一球形成平局后,有了打延长期的机会,我队才有坚守初中部足球霸主地位的可能,否则我们将失去太多。离终场已近,我们显然个个都流露出非常着急的情绪,越是着急,脚下球越是不听使唤。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得太快了,真是急死人了。

正在这时,奇迹出现了!天上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浇得所有队员都睁不开眼睛,找不着、看不见球的轨迹和落点。

足球比赛有一条硬性规定:凡比赛进行过程中如遇天气突变,比赛应继续进行,不得终止直至比赛结束。可这时一声尖锐的哨声响了,裁判宣布比赛暂停,看表后宣布离终场还有八分钟,待天气转好后,择日再赛。

是老天有眼,还是裁判有心?给我们留下了可使我队起死回生的宝贵短暂的八分钟。

有很大一部分人对保留时间提出过异议。裁判耐心反复地给予了解释。当时雨下得特别大,队员们看不到足球无法继续比赛,裁判如何吹哨?对于比赛中途遇恶劣天气不得终止比赛的规定,是针对正规足球比赛的,我们这是业余的比赛,此条就用不着那么顶真了。

即将重新进行的八分钟续赛,在随后几天被炒得沸沸扬扬。

初三(一)班足球队1:0领先,只要坚守住一闪而过的八分钟,胜局即定,像铁板上钉了钉子了。这样,他们就打破了初二(二)班足球队一统学校初中部足球江山的神话,给自己的毕业季献上了一份厚礼。

初二(二)班足球队捡到这决定生死的八分钟,其间必须搬回一球,改变被动局面形成平局,争取打延时。要在一闪而过的八分钟中改变命运谈何容易,只有死拼一条路可走。所有的队员都明白,如果真的输了这场球,我们今后很难面对大家、面对一切。

学校的绝大多数师生都认为初三(一)班稳操胜券,但也有一部分人觉得初二(二)班实力较初三(一)班强,还有八分钟的一搏,也可能会出现奇迹。谁最终能捧走本届初中联赛冠军杯,成了大家热议的竞猜题。

八分钟续赛那天下午,天气晴朗,风和日丽。

比赛开始前,场地四周已经被同学老师们围得水泄不通了。班主任马老师、班长袁健率领全班同学前来助威。

下午三时,在裁判引领下,双方队员拨开围观人群列队入场。裁判召两队长抛钱择场,定我队先开球。哨声一响,我们揪紧的心跳跟随着时钟,开始了八分钟倒时读秒。中场球一开出,全队就猛虎下山般地冲压进对方阵地,对方则收拢了所有锋线队员退回防守。几个回合下来,两队战术明显展露:我队组织发动着一次次强攻,决意在很短的时间内破门打进一球;对方采取了死守的战术,所有人都退防在自家18码禁区范围内。虽然我们也获得两次射门机会,但一次射在门边偏了点,一次打在了门框上被弹回了。

时间在飞逝,伴随我们的只是焦虑。这时,我队后卫一次传球,将球落在了对方门前,双方队员为争抢一片混乱。我夹在人群中,发现球离我仅两米左右但够不着,此时我灵机一动侧身倒地滑过去,拼命伸出右脚,将球拨向球门。只听到场地外一片喊叫声:“进了!进了!进了!……”我爬起来后才知道,这粒进球离终场还剩不到两分钟时间,太险了!

一会儿终场哨响,1:1。裁判宣布休息15分钟,再打延时赛15分钟。

起死回生!我队所有队员身心都放松了,延时赛一开赛,我们就恢复了以往勇往直前的斗争姿态。

当时我们的锐气势不可挡,整个场上一边倒,我队压着对方打。就在初三(一)班队员还被为什么没能守住短短八分钟而懵着时,我们借机组织了多次漂亮的进攻。不多时后卫一个传送,球正落在前锋王笃信的脚下,他传奇般地盘带绕过了对方二个队员,冲进十八码,看准机会一脚劲射,球直冲对方球门。不知咋地对方球门还未做出反应,球已应声入网。场外又响起一阵“球进了!球进了!球进了!”的欢呼声。

2:1,这时我们才真正转败为胜,暂时领先了。最后几分钟,我们越打越顺,一直压着对方打。终场哨响2:1,我们胜利啦!!!

这场比赛,我们的胜利真是来之不易。那决定生与死的续赛,八分钟里一个个瞬间的精彩,使所有参赛和观赛的师生们难以忘怀。

还有一场比赛,即使现在回想起来,总会津津乐道,也算是我们班足球队的荣光。我们班的王笃信、孙希远有幸作为校足球队成员,全程参与了这场与江苏省足球队的比赛。

江苏省足球队每年有巡回下各市县基层,进行足球运动指导和提携后备力量的任务。那一年,好像是65年来到南通市,市体委安排了一场省足球队与基层市一中校队的一场友谊赛。

比赛安排在那天下午,在我们学校足球场进行。开赛前,场地四周已被全校师生围得满满当当的。

学校足球队搬出了最强阵容来应战,王笃信踢的是左边锋,孙希远则是右边锋。省足球队即使是以二线队员和我们对阵,他们也凭借着人高马大的体态和娴熟的个人技巧,轻松地一直把我们压在我方半场内。

虽然我们是业余级的球队,但在全市学校基层足球界还是有一定影响的。在非常被动的局面下,我们仍竭尽全力抵挡着省队老大哥一次次有组织的进攻。我们有几次伺机组织了反扑,插进了他们的后场,但总被他们拦截。

上半场,省队轻松地灌了我们几个球。

下半场,我们明显体力不支,省队所有场上球员还均压在我们的半场内,连守门员因无聊也干脆跑到近半场线溜达。

机会来的太偶然了!王笃信这时在中场抢断了一球,正值空档抡起一脚将球高抛吊射对方球门,在省队守门员惊醒过来反转身朝大门狂奔过去时,球已经滚进了球门。

这时场地内外响起了一阵阵“球进了!球进了!球进了!……”的欢呼声,全场一片沸腾。这致命的一球,使省队所有人员闷了。体育老师张承元只是喋喋不休重复着一句话:“我们就要这一球,我们就要这一球,我们就要这一球……。”这句话成了本场比赛最经典的评论语。

这场比赛终场,我们虽以6:1大比分输给了省足球队,但我们班王笃信的这一粒进球,绝对是赤裸裸的羞辱。省足球队历年下基层比赛从未失一球的历史,被我们市一中足球队改写了!他随即也成了学校和南通足球界的英雄,他是我们的骄傲!他,这场比赛,应该记录在市一中的校史中。

在以后很长的日子里,体育老师张承元凡在各场合,人前人后只要搭一点这场球赛的话题,他总是唠叨着 “我们就要这一球……”,甚至发展到会自言自语:“我们就要这一球,我们就有这一球,我们就要这一球……。”成了一个活脱脱的市一中版的祥林嫂。

那时候,不但班上足球队、足球运动在学校小有名气,而且班上的女同学,在学校召开的全校田径运动会上,总会在径赛类项目上夺金摘银。在学校文艺会演上,班上女同学自编自演的节目,也屡获奖牌。班级联谊会上,张燕的越剧清唱、王笃信那甜美男中音演唱的民歌和流行歌曲,始终萦绕在耳畔……。我们就是在这五彩缤纷的氛围中,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的三年初中少年时期。

二〇一八年三月于南京

分享到:
【打印正文】